English 中文版

李政:构建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继中共“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又把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大论断。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创新的认识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往往衍生创业,而创业伴随并促进创新。因此,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最强音,创业创新者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英雄。为什么创新创业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许多人对此并不理解,甚至有诸多批评和发对的意见,认为创新创业只是极少数人的事儿,“双创”是新的泡沫与“大跃进”。

诚然,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创新创业工作必须扎实推进、从长计议,浮夸与冒进都会适得其反、背离初衷,改良土壤是关键、完善体制机制是前提。但笔者认为,政府提倡“双创”的目的显然不是让所有人都去从事狭义上的创新和创业活动,而是旨在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提升我国整体创新创业水平,以弥补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差距,同时希望更多人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与意识,或者亲自创新创业或者支持帮助别人创新创业。这不仅是“新常态”下我国培育增长新动力的需要,更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需要,是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正因如此,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中之重,其中关键是构建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而非停留在一两句口号、一两门课或几场竞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就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创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创业!研发高技术、创建新产业!这已经是今天全球都感受到的强大冲击波。在此背景下,大学的职能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研究、教学和服务使命正在调整,一个新的范式已经和正在形成。即大学的职能已经不仅仅是教学和科研,而扩展到了参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建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通过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QS大学排名和上海交大的“世界学术声誉排名”等不难发现,当前绝大多数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美国是世界上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最早、最成功的国家。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以MIT为例:该校创新性研究一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在电话、电磁、雷达、高速摄影技术、办公室复印机、癌症治疗、电脑、互联网、人类基因序列的破译、激光、时空穿梭等方面,MIT都留下了光辉印记。由MIT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年收入总和已超过2万亿美元,若将其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全球排名第11位。其中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500强公司,如通用汽车、英特尔等。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美国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就没有美国的新经济和硅谷传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所构建形成的良好的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无疑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的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由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产学研组织协调机制和内外部激励机制与支持体系构成等多种要素构成。

为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我国高校首先要营造充满企业家精神的大学创新创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包容失败、不畏困难、勇于坚持的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此,要消除对学生与教师创业的偏见,树立对师生创业的正确认识。要开展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与创业精神和创业过程相关的课程,使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要从大学的文化导向与奖励办法入手,强化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的动力机制。其次要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创业理念、意识与技能传播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孤立的一两门课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必须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竞赛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与体验。再次,要构建支持创新创业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组织机制主要包括:大学内部的跨学科组织;官产学边界跨越合作组织;大学与企业、政府联合设立的以成果转化、新企业孵化为主的机构,如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大学的技术管理组织,如技术转移或授权办公室。其中构建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的组织机制是关键。因此要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鼓励设立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大学师生创业的激励机制与支持体系。当前我国的学籍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教师业绩考评制度都还不适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相信这一状况将很快有所改进。为此要尽快制定教师评级与晋升的新制度与新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要推广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改进学生的选课机制与成绩评价等标准。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把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绩效纳入大学评价体系。

如果说,“双创”战略为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撑起一片天,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则为其打开了门窗,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则使其有了安身立命、持续生存发展之所。未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之路必定越走越宽。


者简介李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研究院副院长,中以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创业理论研究。

注:此文原型是作者应约为《吉林大学报》所撰文稿。








信息发布方: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  |  信息发布日期:2015-11-29 12:56:04 | 信息类别:双创研究 |  

Correlation:

陈春敏: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分析[2023-10-13 21:15:43]

徐然:以色列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23-10-11 19:00:31]

王忠禹: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18-06-06 20:47:42]

徐新: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2018-05-23 11:13:38]

宋志平: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关心爱护国有企业家[2018-04-12 10:05:57]

万钢:高质量发展“双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018-04-05 14:04:16]

邵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是产业结构升级[2017-12-30 20:13:26]

姚洋:政府要减少创新陪练 多谋中长期公共服务[2017-12-16 18:13:34]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以创新开辟企业成长成功之道[2017-12-01 21:07:27]

周其仁: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靠创新主导[2017-09-05 22:53:54]

版权所有: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联系电话:19842836458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