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版

黄群慧、李政等:把握东北发展新一轮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的眼中,东北从“老大哥”形象变成了灰头土脸的“老大难”。2014年的一份“经济成绩单”再次让东北地区成为媒体口中的“经济塌陷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号角已经响起,东北未来的发展有何机遇?如何重新起航?本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为“再振兴”积累丰富经验

2003年,国家开始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十几年后的今天,东北经济滑坡、人口外流等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面对东北再振兴的蓝图,一些人并不看好东北发展的前景,甚至认为此前十几年的振兴东北计划是失败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该如何认识上一轮的东北振兴计划?两轮“振兴”又有何关系?

“我认为不能断然评定上一轮的振兴计划是失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他认为,制约东北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产业结构有失均衡;二是本身活力不够,存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在上一轮振兴计划中,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东北以重化工和资源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赶上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这种产业结构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吻合,东北经济得到了发展。“在当时的背景下,从企业角度而言缺少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当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也为东北地区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的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养老保险并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取得突破、积累经验后推向全国,为全国发挥了重要试点示范作用,产生了全局性重大影响。实践证明,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决策是正确的。特别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恢复,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看来,前一个阶段的“振兴”为未来的“再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李政表示,未来东北面临新的转折点,要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走上新转身与再腾飞之路;要么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惯性下滑,一些产业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被淘汰出局,进而影响到就业、民生和社会稳定。

完善体制机制是治本之策

装备制造业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领域。李政认为,在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背景下,这些都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与强力的支持。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新的机遇实现再次腾飞?学者认为,完善体制机制是中央开出的一剂良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视察时提出四个要求,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李政认为,无论是促进创新创业还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无疑是前提、是关键、是“治本之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晓燕认为,东北地区现有的经济体制基本上是为实现规模和速度扩张服务的,没有体制机制的转型、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还会不断被复制,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这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的激励作用。

梁启东表示,振兴东北绝不能只看项目、看投资、看国家给什么政策、看增长数字,更多地要看思想观念的更新,看运行体制的转变,把注意力集中到思想解放和体制的创新上。

创新是再腾飞关键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是其实现新转身与再腾飞的关键所在。在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云集的东北三省,似乎并不缺乏创新的能力。在李政看来,东北三省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但各方面投入依旧不足。李政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东北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东北三省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辽宁省为1.6%,吉林省为0.9%,黑龙江省为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8%,投入严重不足。吉林省新产品开发和专利申请分别仅占全国的0.83%和0.51%,全国1098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占14户。同时,东北三省的创新成果转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无法实现就地转化,多数成果是转移至南方地区实现异地产业化。

李政认为,东北地区存在科技成果熟化和转化能力不强,科研与市场需求分离,与成果转化脱节,科技成果中间试验、应用开发和转化环节薄弱等问题。他表示,表面上看,“新东北现象”是经济结构问题,从深层看则是创新创业问题。

丁晓燕认为,高科技发展是“东北制造”向“东北创造”转型的关键。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旧有路径之所以无法持续,核心在于创新水平低,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本出路也在于创新。



注:本文已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耿雪 2015年8月14日)






信息发布方: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  |  信息发布日期:2015-09-12 12:01:33 | 信息类别:双创研究 |  

Correlation:

陈春敏: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分析[2023-10-13 21:15:43]

徐然:以色列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23-10-11 19:00:31]

王忠禹: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18-06-06 20:47:42]

徐新: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2018-05-23 11:13:38]

宋志平: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关心爱护国有企业家[2018-04-12 10:05:57]

万钢:高质量发展“双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018-04-05 14:04:16]

邵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是产业结构升级[2017-12-30 20:13:26]

姚洋:政府要减少创新陪练 多谋中长期公共服务[2017-12-16 18:13:34]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以创新开辟企业成长成功之道[2017-12-01 21:07:27]

周其仁: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靠创新主导[2017-09-05 22:53:54]

版权所有: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联系电话:19842836458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